DC 簡報 #117:李克強也要“連任”二十大?

點這裡支持我們,非常感謝!對話中國簡報訴說中國當下2022年10月1日 – 總第117期本期內容本報所轉載的文章不一定代表本報觀點。文章來源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微信公眾號。I. 對話中國觀點1. 李克強或轉任人大委員長II. 政策2. 央地財政的收與支:沿海四省占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超六成III. 政治3. 如何實現台灣問題的新穩定IV. 財經4. 減產、絶收、菜價上漲…復合高溫乾旱下的農村將面臨什麼?5. 八個變數之下,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的憂思耐人尋味6. 中國眼下最大的矛盾其實是“資本過剩”對話中國觀點1. 李克強或轉任人大委員長胡平 – RFA評論 – 2022-08-25中共20大即將召開。未來的政治局常委會將會如何構成?引起坊間的各種猜測和學者的嚴肅討論。這裡我談談我的看法。我的分析是基於正式的資訊與報導,不是根據來路不明的小道消息,也沒有任何“獨家之秘”。

習近平、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現在這七個是常委。習近平要連任總書記。按照“七上八下”這個不成文的規矩,72歲的慄戰書和68歲的韓正都會退下來,留下兩個位子給新人;其餘4個留任。

有人說,20大,李克強會退,汪洋會留。我認為不可能,汪和李都是1955年生人,若按“七上八下”,兩人皆可留。汪洋出生於1955年3月5日,今年20大不到68歲,但明年3月兩會就68歲了。李克強出生於1955年7月1日,明年3月的兩會也還不到68歲。因此,要麼汪不留李留,不可能汪留李不留。既然汪李都退的可能性很小,那麼很可能是汪李都留。

如果李克強留任常委,會擔任什麼職務呢?總理已經當了兩屆,按規定是不能再當了。2018年修憲只是取消了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任期限制,沒有取消包括國務院總理在內的其他領導職務的兩屆任期限制。因此李克強不可能再當總理,他很可能會當人大委員長。李鵬就是做滿了兩屆總理然後轉任人大委員長,這是有先例的。李鵬轉任人大委員長後,在黨內排名仍然是第二位,排在那時的總理朱鎔基之前。如果李克強未來轉任人大委員長,估計也會和李鵬一樣,在黨內仍然排名第二。

汪洋若留在政治局常委會,接下來他可能仍然當他的政協主席。他只當了一屆政協主席,還可以再當一屆。

入常只有兩位新人。一位肯定是胡春華,我在上個月的一篇評論裡研判胡春華會接替李克強當總理。不少人認為,胡春華那麼年輕,一入常就當總理未免有違黨內倫理。他們忘記了,胡春華和孫政才這兩個60後在18大進入政治局,原本是元老們安排的隔代接班人,當時的習近平想必也沒有拒絶。按照當年元老們的計劃,19大胡春華和孫政才該入常,20大該輪到胡春華接替習近平當總書記,孫政才接替李克強當總理。我在2011年寫文章分析說,18大贏家通吃,習近平的權勢會遠超江胡,因此習近平一定不會買元老的賬。果不其然。在2017年19大前夕,孫政才被扣上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在19大上,胡春華也沒能進入常委會;再接下來,習近平通過修改憲法,為自己無限期連任總書記鋪平道路。這樣,18大元老們的隔代接班人安排就被廢掉了。可是完全廢掉也不行,胡春華畢竟是當年元老們共同推舉的,這麼些年又找不出什麼錯處,又向習近平表示了效忠。因此,一個妥協的方案就是,在習近平連任總書記的前提下,讓胡春華當總理。

另一個新科常委是接替韓正當副總理,估計會是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且不說上海市委書記的含金量比重慶市委書記高,還有一點就是,李強出生於1959年,5年後就68歲了,這次不入常就沒機會了。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出生於1960年,5年後67歲,還有機會。中央辦公廳主任丁薛祥是搞黨務的,接替副總理的可能性本來就不大。再說,丁薛祥出生於1962年,5年後剛65歲,21大還有機會入常。

有人說,習近平可能要打破“七上八下”這個不成文的規矩;也有人說,習近平可能會把7常委改成9常委,以便塞進更多的習家軍。我以為都不會。因為習近平打破慣例三連任,在權力再分配中獨占了最大頭,別的派系的人肯定是不滿的,所以他不能一步走得太遠,做得太過分。他需要把餘下的權力也分給別人一點。再說,“七上八下”這個規矩對習近平是有利的,他可以用這一條把前朝元老們安排給他的高級同僚不需要找理由就一批批換下去,空出位子把自己的親信安上去。

我研判,到目前為止,黨國高層商定的新班子很可能是: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胡春華-國務院總理,汪洋-政協主席,王滬寧-書記處書記,趙樂際-中紀委書記,李強-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返回頂部政策2. 央地財政的收與支:
沿海四省占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超六成吳超 – 南方週末 – 2022-08-26導讀:
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在地方對中央財政淨上繳中貢獻近八成。2022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近9.8萬億元,規模為歷年來最大,增幅為近年來最高。2021年,獲得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最多的省份,依次是四川、河南和湖南。地方如能順利完成財政上繳任務,意味著中央財政有資金保障,通過轉移支付等方式,可以補充部分地方財力,平衡地區經濟發展差異。(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政治3. 如何實現台灣問題的新穩定達巍 – 中美聚焦 – 2022-08-25導讀:
最近50年來,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過去幾年,很多觀察家都認為,中美在台灣問題上已陷入行動與報復的惡性循環,這使台海成為唯一可能引起中美有意識衝突或戰爭的地區。在明知台灣問題危險性的情況下,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仍然在8月2日一意孤行訪問台灣,並造成中美最新一輪的緊張。(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財經4. 減產、絶收、菜價上漲…
復合高溫乾旱下的農村將面臨什麼?彭麗 – 三聯生活週刊 – 2022-08-21導讀:
2022年8月18日,中央氣象台發佈消息,全國多地存在中度及以上氣象乾旱,局地特旱。旱情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和西部部分地區。在這些地區的農村,乾旱要來得更早一些,蔬菜、玉米、水稻、果樹都程度不一地受到了影響,甚至有地區連居民的日常用水都無法供應。專家表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乾旱受異常的大氣環流影響,又與極端高溫疊加,可能會帶來比以往更複雜的影響。(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財經5. 八個變數之下,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的憂思耐人尋味權衡 – 學術月刊 – 2022-08-18導讀:
2022年以來,全球經濟出現不良預警,中國經濟也持續承壓。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外經濟仍將面臨承壓轉型的難題。本文指出,世界經濟增長實踐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實踐看,當前出現的最重要的8個變數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國際投資貿易規則新變化、全球經濟區域化周邊化、大國經濟政策溢出效應、“一帶一路”倡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球減碳戰略實施,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財經6. 中國眼下最大的矛盾其實是“資本過剩”溫鐵軍 – 進化 – 2022-08-24導讀:
當前,疫情、地緣政治、逆全球化等多重壓力下,中國經濟也面臨下行壓力。作者分析當前形勢,提出一個主張:鄉村和生態資源,正是應對資本過剩的“第三資產池”。我們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一是美國貨幣寬鬆政策帶來的輸入通脹,二是貿易衝突,房地產市場在被政策控制、遇冷之後帶來了資本過剩,因此銀行存款大量增加,但貸款找不到好的項目。本文旨在提出針對資本過剩問題的解決方案。(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2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