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 簡報 #113:中共的對台軍事動作越來越頻繁!

捐款支持我們,請點擊此處。非常感謝!對話中國簡報訴說中國當下2022年8月1日 – 總第113期本期內容本報所轉載的文章不一定代表本報觀點。文章來源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微信公眾號。I. 對話中國觀點1. 中共對台動作頻繁是為了什麼?II. 政策2. 機器人“上崗”測核酸:政府大買家,“身份”待審批3. 新《反壟斷法》的全面解讀III. 政治4. 關於“西方”,中國人存在一個嚴重誤解5. 為什麼中國人有時反而更難“讀懂中國”?IV. 財經6. 河南的村鎮銀行,暴露了怎樣的金融風險?對話中國觀點1. 中共對台動作頻繁是為了什麼?王丹 – RFA評論 – 2022-06-22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共方面有一系列的動作,被外界解讀為是針對台灣。我們來梳理一下:第一個是習近平作為軍委主席簽署命令,發佈了《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被認為可能是為模仿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名義入侵烏克蘭作準備;第二個是外交部宣佈台灣海峽是中國的內海,這個動作的含義就是開始單方面宣佈對台灣的主權,雖然明知道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會搭理這個宣佈,但做出這樣的表態,也有可能是在為未來開能的台海戰爭做法理上的準備;第三個動作是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6月12日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發表演講的時候,以強硬的姿態表示如果必要,“解放軍一定會不惜一戰,一戰到底”,其中“一戰到底”的表述以前沒有出現過,可以看做是對台灣的軍事威脅言論的升級;第四個動作是宣佈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下水,被認為是軍備發展上的里程碑,也是對美宣示中國軍力的增強;第五個動作,是6月21日共有29架中國軍隊的飛機擾台,創下本年第三高的記錄。

綜合這些動作,都發生在最近一個月內,或許並不就代表中南海已經確定無力攻打台灣,但針對台灣問題對美國叫板,向台灣民選政府示威的意味已經非常明顯。那麼,如何看待中共這一系列的動作呢?習近平是不是真的已經下決定製造戰爭了呢?總的來看,我認為這一切對外的動作,都是中共內部因素導致的。

首先,我們不應當絶對性地排除習近平下令對台灣動武的可能性。很多人說,中共對台動武必輸無疑,因此絶對不敢打台灣。這樣的判斷,本身就是不吸取歷史經驗教訓的結果。當年八九年中共在北京大屠殺,之前有幾個人真的會相信動用到正規軍進行那樣慘烈的軍事行動呢?中共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顧一切人類文明底線,應當說是常態,不要用一般的文明世界的思維去判斷中共的思維。尤其是在中共召開重要的“二十大“之前,中國國內外都傳出了習近平因為聯俄抗美的外交路線,以及”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導致經濟幾近崩潰的內政敗筆,其權威地位受到黨內挑戰的消息。倘若這樣的消息屬實,為了能夠順利連任,在台灣問題上製造緊張,發動新的愛國主義熱潮,藉機鞏固自己的權威,其實是非常順理成章的思路,對習近平來說,完全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利用戰爭完成自己的個人野心。對此,外界不應一廂情願地為習近平的魯莽擔心。

其次,瞭解中共對台灣問題政策的歷史的人應當知道,中共對台動武這件事,一直有虛張聲勢的成份。即使當年李登輝訪美,中方對台灣近海海域發射飛彈,事後證明也是空包彈。台灣問題始終是中共處理內政問題上的一張牌,當中國國內出現問題的時候,在台海問題上製造熱點,往往是中共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的最佳選擇。自上海防疫措施引發民憤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有上升的趨勢,鐵鏈女事件,唐山黑社會圍毆婦女事件,能夠在網絡上引發幾十億的點擊量,反映出社會集體情緒已經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一系列的動作,燒熱台灣問題的氣氛,很可能就是中共打的如意算盤。因此還有一種可能是,中共並未真的要對台動武,他們的一系列虛張聲勢的目的,其實是針對中國老百姓,試圖讓他們的關注點有所轉移。

總之,我們不應放鬆對中共入侵台灣的警惕,但也要看到,表明上針對台灣的舉動,也有可能針對的是當今中國的社會矛盾發展。

返回頂部政策2. 機器人“上崗”測核酸:
政府大買家,“身份”待審批海陽 龔昕冉 – 南方週末 – 2022-06-26導讀:
中國已有至少10家研究院及公司公佈了全自動核酸採樣機器人產品。有企業在一個月內即完成了產品的立項和設計,並對成品多次疊代。為了提高數據採集的水平,要考慮採集的時候攝像頭如何捕捉,口腔比較暗怎麼打光,操作不當誤觸鏡頭了該怎麼辦等。由於涉及醫療行為,核酸採樣機器人需進行醫療器械註冊審批,對於該機器人屬於哪一類器械,監管部門仍在研究中。(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政策3. 新《反壟斷法》的全面解讀時建中 – 中國法律評論 – 2022-06-27導讀:
本次修法順應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強化了反壟斷監管能力,完善了反壟斷監管體系,健全了法律責任體系,預留了制度細化的接口,更加有利於防止市場壟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更加有利於打破行政性壟斷,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實現公平競爭與創新發展良性互動。(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政治4. 關於“西方”,中國人存在一個嚴重誤解陳季冰 – 思想潮 – 2022-05-30導讀:
當越來越頻繁地聽到“西方勢力”、“西方圖謀”、“西方普世價值”之類說法時,許多人難免感到緊張和不祥,唯恐沾上它們的邊。在當代中國的主流敘事中,“西方”,且不論是善是惡,顯然是一個“真實的共同體”,擁有高度一致的價值觀和利益。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種認知已經成為思考和討論許多問題時不證自明的基本前提。然而奇怪的是,似乎從來就沒有人討論和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究竟誰是“西方”?(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政治5. 為什麼中國人有時反而更難“讀懂中國”?張靜 – 學術月刊 – 2022-06-28導讀:
人類的知識體系具有多元性與複雜性,比如,要瞭解中國在世界體系當中的位置,有必要走出中國、瞭解整體,把對中國的所知,放入整個人類的知識系統中,方能看到中國的價值。今天我們正努力讓世界“讀懂中國”,但卻面臨有理說不清、說了沒人聽的尷尬。想要更好闡釋地中國經驗,需要我們全面提升從特殊經驗中發現一般理論的能力,否則就難以跳出各講各話的境地。(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財經6. 河南的村鎮銀行,暴露了怎樣的金融風險?唐毅南 – 文化縱橫 – 2022-06-24導讀:
曾幾何時,數字平台宣稱,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進入金融領域後,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風險、提高效率。然而,近些年來,各種數字金融產品陸續爆雷的現實,無疑無法印證這樣的自信。作者指出,金融領域的數字化,將金融交易中原本的線性穩定模型,升級成了基於大數據的非線性不穩定黑箱。(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2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