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報(2021年7月1日 – 總第89期)

歡迎轉發和推薦訂閱《中國簡報》(點擊文末信息欄「update your preferences」)

中國簡報

訴說中國當下

2021年7月1日 – 總第89期

《中國簡報》讀者回饋問卷

您的回饋非常重要!

本期內容

本報所轉載的文章不一定代表本報觀點。文章來源除特別說明外均來自微信公眾號。I. 社論

1. 六四三十二週年網路會議上的發言

II. 政策

2. 這才是對港修法沒有挑明的一個要害

3. 為什麼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III. 政治

4. 全網解讀中美劇變, 卻沒有一篇如此道明真相

5. 支配中國人的三種“美國觀”, 耐人尋味

6. 新冷戰不會發生——中美競爭之限

IV. 社會

7. 中國年輕一代出生越晚越“吃虧”?

8. 別再折騰國人最後的自由

9. 中國年輕人言必稱“CP”, 背後是一場性政治的革命

V. 財經

10. 中國人痛批國企, 實在是不懂其中利害

11. 緬甸縱火中企, 暴露一個積壓10年的棘手問題

社論

1. 六四三十二週年網路會議上的發言

王丹 – Youtube – 2021-06-04

在六四三十二周年之际,今天来回顾当年那场我们曾经亲身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些问题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对于那场运动与中国后来的发展的关系,我认为是一个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此我愿意提供一点个人看法,当作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有更多的思考。

我的思考来自一位网友的提问,他的问题是: “如果没有六四运动,赵紫阳等改革派继续在位,也许后来会推动政治改革,也许今天的中国会比现在更民主。您觉得呢?”这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的确有不少人认为是当年的学生运动太超前,导致了八十年代末期的大好政治局面发生逆转,导致后来的中国走上倒退之路。对此,我是不能苟同的。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看法是:第一,如果把“运动”两字改成“镇压”,我基本同意;也就是说,导致赵紫阳下台,导致政治改革夭折,导致今天的中国没有民主的,不是“六四”运动,不是“八九民运”,而是“六四镇压”。八九民运和“六四”镇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情,只是彼此联系在一起而已,但责任还是要分清的。如果邓小平集团不对八九民运进行“六四”镇压”,赵紫阳等改革派就会继续在位,也许后来会推动政治改革,也许今天的中国会比现在更民主。外界有不少人批评当年的学生运动导致了政治改革的停顿,这完全是倒因为果的错误判断。

第二,今天回顾历史,我们必须看到,经过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启蒙运动的影响,在两任比较开明的中共领导人胡耀邦和赵紫阳的政策推动下,八九民运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的,且这场学生运动本身就是政治改革的讨论引起的。一九八七年中共召开的“十三大”上提出了政治改革的问题,当时的政治报告中就提出了“重大问题要与社会协商”的改革建议,后来学生走上街头,要求与政治对话,就是呼应当局的这个改革政策。换句话说,不是学生运动导致了政治改革的失败,而是政治改革的发展,必然引发学生运动,因为游行,示威,和政治参与,这些在当时的学生看来,都是政治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个角度,也许更值得思考,那就是:如果一九八七年开始的政治改革获得成功,建立起一定的党内民主机制,能够制衡邓小平的独裁地位,那么,后来也许就不会出现对学生运动的镇压。我们知道,当时针对戒严的问题,即使是在党内,也是存在很大争议的,包括总书记赵紫阳,政治局常委胡启立等高层领导人,包括七位上将等军方人士,一开始都是反对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但当时的政治体制,仍旧是一人独裁的旧体制,邓小平杀人的决心一下,反对的声音立刻就被扑灭,连赵紫阳本人都失去了权力。一九八七年胡耀邦在没有经过党内正当程序的情况下被解职的历史教训没有被吸取,“十三大”上仍然规定了重大事情由邓小平一人拍板决定,这对民主发展和党内权力制衡是严重的破坏,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剧的发生。因此,事情也许正好相反,不是学生运动导致了政治改革的失败,而是政治改革的失败导致了学生运动的被镇压。

六四已经过去三十二年了,作为幸存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厘清历史的真相,还原事情的是非曲直,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情。

另外一个责无旁贷的事情,就是我们这些幸存者,当年的民主运动的参与者,有责任有义务把历史记忆传承下去,因此我要借这个机会,正是向各位提出一个倡议,那就是:在美国,建立一个实体的六四纪念馆。

众所周知,在香港,支联会建立了一个“六四”纪念馆,曾经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中国的民众参观;但我们也知道,这个纪念馆,甚至包括支联会本身,在未来的香港政治气氛下,恐怕将无法继续存在。一旦香港的“六四纪念馆”被查封,全世界将再也没有一个实体性的纪念馆,公开展示历史记忆。

而我们更知道,有这样一个实体性的纪念馆,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不仅可以收集和保存有关“六四”的历史文物,更可以通过展示这些文物,让历史记忆鲜活地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我想,在香港已经没有了保存八九民运的历史记忆的条件的今天,在美国建立这样一个纪念馆,是我们这些人,尤其是八九一代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对自己当年经过的那段历史,对那些死去的同学和民众的一个交代。因此,我在此呼吁,从海外的八九一代到支持中国民主的力量,从香港的支联会到台湾的民间团体,从各地的侨团到普通的民众,让我们以最大的包容,最大的团结,最坚定的意志,尽最大的努力,来一起推动这样的一个纪念馆在美国的成立。我个人期待,最晚在在六四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我们能够聚会在一起,为这个纪念馆举行盛大的开馆仪式。让我们把“永不忘记,永不放弃”的口号,用这样的方式,化为现实。

返回頂部

政策

2. 這才是對港修法沒有挑明的一個要害

樊鵬 – 文化縱橫 – 2021-03-31

導讀:
近日,香港基本法新修訂的兩個附件獲得全票通過,引發廣泛關注。這意味著什麼?困擾香港已久的制度漏洞能修復嗎?本文認為,過去一個時期,香港湧現越來越廣泛的“否決玩家”,導致香港政治和行政體制日益碎片化,演變為一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有足夠權力做出重大決策的體制,這正是香港問題的一個要害。(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政策

3. 為什麼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國政學人 – 國政學人 – 2021-03-19

導讀:
本文立足於中國國內政治經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降低以下三個可能破壞中國經濟增長並威脅其政治體制的脆弱性:工業產能過剩、通過海上而不是更安全的陸路方式運輸的大量能源進口,以及西部地區欠開發。解決這些脆弱性有助於維持中國的經濟模式。最後作者對這些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初步評估與總結研究成果。(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政治

4. 全網解讀中美劇變, 卻沒有一篇如此道明真相

強世功 – 文化縱橫 – 2021-03-20

導讀:
本文作者認為,理解中美關係之變的關鍵在於理解2008-2018年這“關鍵十年”。2008年後,美國將戰略重心從伊斯蘭世界轉向中國,試圖將經濟崛起的中國調整為一個服從美國“新羅馬帝國”體系的國家。然而現實未能如美國所願。2018年,特朗普對華髮起經貿戰,全面轉變對華政策,十年“接觸政策”宣告失敗,“新羅馬帝國”也未能如願建成。何以至此?(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政治

5. 支配中國人的三種“美國觀”, 耐人尋味

文化縱橫編輯部 – 文化縱橫 – 2021-04-01

導讀:
美國模式出了問題。這是當下中國主流社會的共同感受。美國模式的燈塔地位正在坍塌,美國模式的光環正在褪去,中國人需要重新認識美國。關於美國和世界的認知,與其說反映了外部世界的客觀變化,不如說反映了中國人對自身主體地位變化的認知。對於大部分並未去過美國的中國人而言,美國其實只是中國人內心的一個自我鏡像。(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政治

6. 新冷戰不會發生——中美競爭之限

柯慶生 – 國政學人 – 2021-03-27

導讀:
作者指出,中美雖處於戰略競爭態勢下,但這一趨勢不會發展為新冷戰,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中美並未在全球範圍內針對第三方展開意識形態領域的爭奪;高度全球化的世界無法被嚴格劃分為相互獨立的經濟集團;中美並未領導對立的同盟體系。(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社會

7. 中國年輕一代出生越晚越“吃虧”?

李曉光 吳曉剛 – 文化縱橫- 2021-03-21

導讀:
又到一年畢業時。每年的求職季,很多畢業生都會經歷“求職難”,後疫情時代的就業形勢則更為嚴峻。年輕人時常感受到,手裡的文憑價值似乎越來越低;社會上不乏批評之聲,認為中國已出現“過度教育”趨勢。果真如此嗎?(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社會

8. 別再折騰國人最後的自由

姚中秋 – 文化縱橫 – 2021-03-24

導讀:
如何安頓死者,涉及一個共同體對於生命的理解,因而構成其文化的核心內容。作者指出,在復興傳統文化的背景下,更應反思殯葬文化對於大流動社會扶正人心、重建信仰的作用。而政府的介入,必須以尊重國民殯葬習俗自由為前提。(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社會

9. 中國年輕人言必稱“CP”, 背後是一場性政治的革命

徐艷蕊 楊玲 – 文化縱橫 – 2021-03-29

導讀:
作者指出,在“陰盛陽衰”的社會焦慮中,腐文化為柔男氣質提供了空間,女性首次成為構建男性氣質和性別秩序的積極參與者,社會的性別觀念悄然變化,從而根本上觸動了性政治的結構,性別與權力的關係正呈現不同格局。(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財經

10. 中國人痛批國企, 實在是不懂其中利害

文一 – 文化縱橫- 2021-03-16

導讀:
作者認為,“管理”是國企和民企都面臨的最大挑戰。國企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管理人員的來源和評價體系缺乏市場競爭壓力,但與所有制無關,而與管理有關。那些把國家與市場對立起來,把國企與民企對立起來的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恰好是造成俄羅斯經濟改革失敗、非洲的貧困陷阱、拉丁美洲失去的年華和不斷滋生的債務危機的根源。(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財經

11. 緬甸縱火中企, 暴露一個積壓10年的棘手問題

楊龍 李湘寧 – 文化縱橫 – 2021-03-17

導讀:
近日,緬甸政局動盪波及中資企業,針對數十家中企的大規模打砸搶燒事件震驚海內外。低調的中企為何再次成為緬甸內部矛盾外移的主要對象?本文分析了十年前緬甸民主化轉型給中資企業帶來的挑戰,對我們判斷今天中企在緬之困的根源與對策具有預見性意義。 (閱讀全文

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1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Want to change how you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pdate your preferences or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

Email Marketing Powered by Mailchimp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