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會:中國社會家族祭祀的複生

分類: 社會

日期 2018年2月18日

媒體 微信公眾號《經濟觀察報書評》

導讀:

在現代中國社會生活中,在共產主義運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洗禮」之下,祖先祭祀能否繼續,該如何繼續,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對普通百姓而言,祭祀活動直接決定了人與自己祖先關係的理解,以及人對死後世界的想像。 祭祖儀式的不斷重複,使人不斷確認自身生命與死去的先祖的關係,這就是「報本反始」。 而祭祀活動也使人認識到自己死後的「存在」方式,與祭祀相關的是祭拜者對死後世界的認識與想像。 前者因祖先而看待自己,後者因死而看待生,這兩方面,對塑造一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認識,至關重要。

摘要:

當代中國,隨著家族的解體與社會的轉型,祖先祭祀已經日漸式微,甚至在許多地方完全消失。 但是,在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傳統的各種因素一方面走向滅亡,一方面走向重建。 近十年來,在東南沿海宗族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祠堂的重修與公共祭祀的重現,成為一種非常典型的文化現象。 而社會環境的變化,使祠堂的功能與祭祀的形式,在「不古不今」中彰顯其意義。 作者對汕頭市潮陽區中心城區的三座祠堂進行了五年的調查,考察祠堂祭祀活動對今天的家族重建與社會重建的意義。(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