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可能使中國丟失了一整代領袖和創新的人才

分類: 政策

日期 2018年3 月 5 日

媒體 微信公眾號《亞生看G2》

導讀:

當下社會學和心理學界進行了很多關於「出生順序」的研究,指出非獨生子女在家庭環境中具有獨生子女所不具備的成長環境和經歷,特別是因為出生順序的不同,在性格的形成上表現出明顯不同的特點。 MIT斯隆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指出,在討論計劃生育政策的宏觀後果(比如對工作力的供給影響)同時,我們也需要意識到,因為獨生子女家庭居多,計劃生育政策對中國人口的性格也有影響, 有一個可能的影響是使中國缺失了一整代具有領袖才能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摘要:

中國從 1980年至2015年實行的一胎化為主的計劃生育政策,其直接結果是達成了降低出生率的主要目的。 計劃生育只容許中國大多數的家庭生一個孩子,這個政策導致了中國在1980年到2015年間缺失了一個特定的人口,即後生子女。 頭生子女和後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父母撫育的方式也不同,頭生子女表現得更有責任感,更保守;後生子女更叛逆,更能接受新思想。 頭生子女比較謹慎,後生子女更願意冒險。 儘管出生順序決定性格的理論在心理學上還是一個具爭議的議題,但基於不少的心理學研究結論和現實生活中廣泛存在的例子,我們可以對出生次序有可能對中國的影響做下列推測:因為我們缺失了整整一代的嚴格意義的頭生子女人口, 我們的社會可能會更少具有與頭生子女相關的領袖才能的人才;而沒有後生子女,有可能導致中國失去了一代具有突破精神的,更願意創新的人才。 (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