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字的水分是怎麼來的?

分類: 政策

日期 2018 年1月21日

媒體 微信公眾號《思想潮》

導讀:

據新華網報導, 2018年伊始,多個地方政府忙著對本地的GDP「擠水分」,有的是公開擠,有的是秘密擠。 例如,1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宣佈,核減2016年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核減幅度占原工業增加值的40%,占全區 GDP比重約為16%。 1月11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宣佈,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從10002億元核減為6654億元, 核減幅度約為33%。 去年「兩會」期間,最高領導人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就遼寧曾存在的經濟資料造假事件表示「此風不可長,必須堅決刹住。 」今這篇文章刊登于《 經濟日報》(2002年01月04日),是作者對部分縣市採訪的劄記。 雖然16年過去了,但對於理解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或許有所説明。

摘要:

按理說,數位統計出來是多少就是多少,但實際上從統計出來到公佈,其中還有許多「變數」。 新的縣委書記和縣長上任,就感覺如此高的「起點」對將來政績不利,更難保證任期內幾年的「可持續發展」,但苦於沒有恰當的理由降下虛火。 沒想到天公作美,第二年發生了一點水災,二位領導大喜,把災情和損失報得慘重無比,既降了虛火,有了新的起點,而且還引來不少救災援助。 某省是全國生豬主產區。 年末,統計部門和畜牧部門的生豬出欄數竟相差近30%。 兩家互不相讓、爭辯不下。 二者相持不下,最後有綜合部門協調,以各讓15%取個中位數了結。 那年生豬產量由此被改寫。 記得剛入道時,總樂意拿幾個統計數字裝裝門面,及至後來知道了統計數字的種種命運,再見它們,常會下意識地想:它們曾經遭遇什麼樣的命運;是緣自產權不清,還是部門利益;它會誤導決策者做出怎樣的經濟判斷 ;特別是它出自什麼樣的制度安排。 (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