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 #140 數據黑洞:正在吞噬中共政權合法性

對話中國智庫簡報訴說中國當下2023年10月1日 – 第140本期話題本刊所載內容不一定代表本簡報或本智庫觀點。         
         智庫觀察
醫藥業反腐是新的”三反五反”運動吞噬政權合法性的數據黑洞:中共的一隻腳已踏入          牆內政策/政治從“在地團結”到“在地組織”:鄉村直播模式中的組織力量能不能客觀評估一下, 中國究竟給非洲帶來什麼?          牆內財政/經濟2023年國外資本投資中國現狀:中東資本最捨得砸錢、新加坡資本投向硬科技面對失業的危險,這是我聽過最糟糕的建議高校教授“轉行”跑外賣,記錄下最冷酷的社會真相 智庫觀察
醫藥業反腐是新的”三反五反”運動王丹 – RFA – 2023-08-28
患者在上海一家醫院查看專家門診名單(美聯社)7月28日,中紀委,國家監察委召開《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構”緊盯領導幹部和關鍵崗位人員,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集中力量查處一批醫藥領域腐敗案件,形成聲勢震懾”。於是,在中國,一場名為”醫藥反腐”的政治運動正式發動了。

這場運動,清算對象涉及全國三萬多家醫院,一萬多家地方村鎮的衛生機構,截止8月12日為止,中央及地方紀委已經申報,至少有176位醫院的現任與前任院長,書記被查,人數比去年全年的兩倍數值還多。醫藥龍頭企業“衛寧健康”的董事長周煒,“賽倫生物”董事長范志和被立案調查。目前金額最高的案件主角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介入導管室主任徐波,他涉及回扣金額高達12億人民幣。官方宣稱,此次醫藥反腐是“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清查運動。行賄受賄兩邊查,還要往前追溯二十年的帳冊。

為什麼說這是一場政治運動呢?首先,這是自上而下,經過統一的政治動員發動的,而不是針對個案由司法機關展開的;第二,這場運動要求“集中力量”查處,代表這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針對的是整個行業而不是具體個人;第三,所謂“形成聲勢”,說明反腐的目的在於宣傳效果,更突顯了這次運動的政治含義。以上特點,都讓人想起中國1951年開始發動的,針對包括醫藥業在內的私營工商業的“三反五反”運動。那場運動,是毛澤東和中共發動的一次打著反貪污浪費的旗號,實際上是剝奪有產階級資產,推進公有制,以解決建國初期的財政困難的政治運動。而細究這一次“醫藥業反腐”運動的動機,跟“三反五反”運動有異曲同工之處。

最近十年來,習近平對於關乎民生問題的三大產業,逐一進行整頓:2016年年底提出“房住不炒”,導致今天房地產業崩塌; 2021年打擊補教業,團滅整個行業;現在則開始向醫療行業出手了。之所以針對這三個產業,無非是因為這三個產業曾經或者正在獲得豐厚的利潤。這樣的政治運動,說白了,就是權貴利益集團與產業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爭奪,前者要通過“打土豪”的方式剝奪後者的利益,以解決目前經濟下行帶來的財政困難問題。

舉例而言,8月10日中紀委官網上發佈了一個影片,題目是《監督看得見—守好醫保錢袋子》。該片以湖北省巴東縣金果坪鄉做案例,主角是當地鄉紀委監察室主任稅星星,他帶著團隊對當地醫院做“不合理醫療專項檢查”,發現兩家醫療機構分別在鉀,鈣檢測多收了28元,63元人民幣,共涉及3.03萬元的違規金額,據此對醫院院長做了口頭訓誡與行政處分,並且把違規金額退還給財政局。醫院違規收費,多收的款項不是應當返回給多繳費的病患嗎?怎麼臓款不是退還病患,反而是進了國庫呢?這個樣板宣傳,其實不經意間已經揭示出了這場政治運動的真實目的。

的確,醫藥產業腐敗問題嚴重,民怨極大,但這些問題的存在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事情。為什麼以前沒有進行這麼大張旗鼓的集中力量的反腐行動?更何況,腐敗問題的存在,從根本上講是缺乏民主制度,尤其是缺乏輿論監督的結果,但當局完全不從根本上去處理,這樣如何才能剷除腐敗?很明顯,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所謂“醫藥反腐”運動,實際上就是一場為了緩解財政困境而通過政治手段強行進行的一次財產再分配的政治運動。智庫觀察
吞噬政權合法性的數據黑洞:中共一隻腳已踏入Jo – 智庫簡報 – 2023-10-01
在廣袤的東方土地上空,正在出現一個無形的黑洞,逐漸吞噬著越來越多的真相今年八月中國國家統計局宣佈,為了完善勞動力調查統計方法,暫停發佈青年失業率。民間一片嘩然。中國有句古訓:家醜不可外揚。但還是沒有人想到,這句古訓居然可以用來應對經濟問題。根據之前的數據,2023年以來中國的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4月份青年失業率突破20%,6月份飆升至21.3%。

然而,如果足夠細心就不難發現,從2019年中共開始隱藏新冠疫情溯源證據、瞞報死亡人數開始,“隱藏數據”已經成為其慣用的手段。在廣袤的東方土地上空,正在出現一個無形的黑洞,逐漸吞噬著越來越多的真相。

黑洞 Part 1:土地出讓成交數字

房地產是中國過去幾十年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在過去的20年中,房地產以及相關產業占中國GDP的比重超過17%。中國國家統計局自從1998年起,每月發佈房地產數據。但2023年開始,統計局停止發佈開發商購買土地的數量、以及購買價格,取而代之只公佈開發投資增速以及銷售面積。

根據今年一月公佈的數據,2022年出售用於開發房地產的土地購置面積同比暴跌53.4%,土地成交價款暴跌48.4%,地方政府賣地收入減少了23%,這一繁榮了20多年的產業突然熄火。

黑洞 Part 2:外匯儲備憑空蒸發

外貿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中國政府對貿易的順差也一直非常高調。但是,如果把近年來的外貿數字分拆的話,其中的蹊蹺便浮出水面。

2020至2022年,中國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等項目淨流入資金為2萬億美元,但奇怪的是,這個龐大的數字卻並沒有出現在任何一年的外匯數據中,包括外匯儲備、外匯存款、結售匯、亦或是外匯占款。而同期香港的外匯資金基本也沒有任何增長。

追溯歷史更不難發現,2014年6月官方通報的外匯儲備為近4萬億美元,2016年12月數字減少了整整1萬億美元。但這一時期內,官方統計的對外貿易賺取了近1.5萬億美元。

中國官方從來沒有公佈過其外匯儲備的具體構成,有分析人士指出,這其中消失的部分是外逃的資本。前美國財政部經濟學家布拉德塞瑟( Brad Setser)指出,中國的外匯儲備中有一半並未出現在央行的官方收支賬目上,而是隱藏的,這些”影子儲備 “一般被用在國家商業貸款機構和政策性銀行等實體的資產中。

黑洞 Part 3:境外機構債券交易數據

資本外逃不僅直接影響外匯儲備數據,也體現在債券交易數據上。2023年3月,中國金融監管機構以確保數據安全為由,突然要求貨幣經紀商暫停傳輸,導致中國債券市場一度陷入混亂;而前一年的5月,中國也是突然宣佈停止更新境外機構的每日債券交易數據。

2022年以來,外國投資者開始大幅減持中國債券。內部人士認為叫停數據更新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幣大幅貶值和大量資本外流。

黑洞 Part 4:知網資料庫

除了隱藏經濟數字以外,海量資訊也被雪藏。2023年今年4月1日中國知網學術資料庫(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宣佈暫停對境外訪問者開放。中國知網資料庫是中國最大的學術資料庫,存儲了自1915年以來的中國政府報告、學術期刊和論文,涵蓋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科技等諸多領域。許多海外的研究報告和參考文獻的數據源頭都來自于中國知網。

根據報導,中共網信辦從去年開始對知網發起了審查,認為該資料庫掌握大量涉及國防、工業、電信、交通運輸、自然資源、衛生健康、金融等領域的重要數據及敏感信息。緊接著9月1日《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出台, 規定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的企業需要接受數據安全評估——這也是知網”臨時“關閉的主要原因。

黑洞 Part 5:天眼查信息

2022年7月15日,擁有1.5億用戶的“天眼查”企業服務平台宣佈關停,用戶不能再下單或者發佈任何需求;平台商家也將退出“天眼查”網站。這次關停的部門是第三方企業服務平台,為個體工商戶提供代記賬、代運營、知識產權、法律服務等。截止關停前,該服務平台已經覆蓋全國2000多個市縣。

天眼查成立於2014年,最知名的功能是向用戶提供企業信息的查詢。網民無需註冊就可以得到中國註冊企業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資人、法人、註冊資本、註冊地、公司及投資人之間的關聯關係等。該功能也是眾多新聞媒體常用的工具,2018年1月底,公司推出“商業頭條”功能,為媒體提供商業資訊,據統計,2019年前半年就有超過64萬篇中文媒體報導中使用了天眼查的數據。目前該查詢服務無法在海外使用。

從宏觀統計數字到私營板塊數據,從所謂的敏感信息到一般企業信息。面對經濟下行,中共可謂是把“家醜不可外揚”的古訓發揮到了極致。中國民主轉型研究所所長(President of Institute for China’s Democratic Transition)、中國民主季刊主編(Editor-in-chief of China Journal of Democracy)王天成指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共產黨一直是靠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來維護其政權的合法性。一旦數據不達預期,中共就會產生焦慮情緒。

眾所周知,經濟運行都是週期的。在多黨制的民主國家,經濟下行只會對在任政府的選情產生不利,從而造成執政黨的更疊,但不會產生政權危機。但中國是威權專制國家,執政黨和領導人是不能更疊的,無法通過政府的輪替來修正錯誤的政策、從而舒緩民意。因此中國經濟的下行將直接對專制制度、政權本身產生威脅,從而造成民眾對中共執政合法性的質疑。疫情以來中國的經濟呈斷崖式下跌,尤其是清零政策結束後也沒有迎來所謂的反彈,因此中共不得不繼續隱瞞更多數據。

然而更大的困境是,為了維持政權中共絶不可能進行自我否定,因此也很難扭轉目前的錯誤政策——比如對民營經濟的打壓,因此中國經濟的修復將變得異常困難。

王天成認為,危局之下的轉機是,如果經濟長時間無法得到修復、社會需求得不到滿足,民眾就會逐漸失去對執政者的信心。一旦如此,民間將很容易形成公民集體抗爭行動;而在政權內部,也會逐漸產生對執政者能力的質疑,從而產生分裂,甚至會有小團體尋求重建政權的合法性。然而,這並不代表中國即將引來民主化轉型。王天成指出,民主轉型不會自然發生,而需要有人採取行動、有力量撕裂與撼動政權,最終實現自我解放。

在這種情況下,王天成坦言中共極有可能繼續收緊國內的監控與管制,因此他呼籲西方媒體持續關注中國的情況。國際的關注可以傳遞真實信息,從而打破中共的信息封鎖,使得中國人可以實現反洗腦。只有得到正確的信息,中國百姓才能產生正確的判斷、做出正確的決策。同時他也希望西方政府、人權組織繼續支持中國的民主人權人士、並敦促中國政府尊重民主人權價值。牆內政策/政治
從“在地團結”到“在地組織”:鄉村直播模式中的組織力量徐婷婷 – 新聞大學 – 2023-08-24
重慶某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網絡直播間銷售橙子(cbg.cn)摘要:
鄉村直播正成為激活鄉村社會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一股新興力量。如何平衡政府、小資本與民間社會的關係成為主要訴求。本文在對鄉村直播電商開展線上和綫下的考察後發現,雖然迫于外部壓力“地方政府+小資本+民間社會”會形成短期的團結合作, 但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小資本的逐利性和不穩定性盡顯,需要外部的組織性力量對各主體進行規訓,形成 “地方政府+在地組織+民間社會”的團結模式。從“在地團結”到“在地組織”的發展過程中,雖然政府與民間社會之間有一定互動,但組織性保障也使團結模式從“自發”走向“自為”,才最終形塑了地方社會的直播文化秩序。(閱讀原文牆內政策/政治
能不能客觀評估一下, 中國究竟給非洲帶來什麼?唐曉陽 – 文化縱橫 – 2023-08-24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非洲,塞內加爾民眾熱情舉著中國國旗(AP)摘要:
近期,金磚國家擴員和峰會成為全球焦點。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集體崛起,正在重塑世界格局。中國如何與這些國家共同推進發展,尤為關鍵。本文觀察中非工業合作,指出非洲工業化困難在於要素難以形成有機體系。但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中,中國通過工業園和基礎設施建設,注重非洲本地市場投資,為非洲提供工業化條件,助力整合經濟要素,推進產業鏈和集群發展。與此不同,歐美常以自身標準評判非洲,要求其模仿。但中國更注重非洲本土市場,使中非合資企業長期經營,也促進了當地企業的成長。然而,非洲工業化仍受到政治、社會和生態的制約,各階層受影響不同,這為中非合作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閱讀原文牆內財政/經濟
2023年國外資本投資中國現狀:中東資本最捨得砸錢、新加坡資本投向硬科技?李新新 – IT桔子 – 2023-08-24
大眾在中國市場占比日益下降,大眾也推出了純電動車型(Getty Images)摘要:
2023年1-7月,中國吸收的外資為7667.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儘管如此,外國資本投資中國企業事件超160起,投資規模超90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方包括新加坡、日本、德國等。新加坡資本投資中國事件超20起,涉及金額超26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方為淡馬錫Temasek和祥峰投資Vertex。投資重點為機器人、整合電路和汽車交通行業。日本投資中國事件超20起,涉及金額超20億元人民幣。日本資本關注與“日本因素”相關的中國企業,例如健行仿生和百力司康生物。中東資本在中國的投資活躍,涉及金額超200億元人民幣,主要投資成長型和成熟型企業。中東資本在中國的投資重點為新能源和醫療健康行業。德國資本在中國的投資事件超10起,涉及金額超15億元人民幣,主要聚焦醫療健康和前沿技術領域。保時捷是其中的活躍投資者。美國資本在中國的投資重點為新能源、區塊鏈和電商零售企業。尤其對區塊鏈企業的投資較為活躍。總體來看,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但多國資本仍看好中國市場,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閱讀原文牆內財政/經濟
面對失業的危險,這是我聽過最糟糕的建議人神共奮 – 人神共奮 – 2023-08-30
2023年6月,在中國北京一家購物中心舉行的招聘會(AP)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了在當前中國失業率高居不下的大環境下,如何面對失業的威脅和如何做好職業規劃。當失業潮來臨,許多人選擇低調,希望避免被老闆注意到。但這種策略可能導致在上司面前失去存在感。文章建議人們應該主動面對失業的威脅,提前尋找工作,並將找工作視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換賽道:對於那些可以在多個行業工作的職業,如銷售、HR等,人們通常選擇在原行業找工作。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考慮轉行到有上升潛力的行業可能是一個好選擇。文章列出了一些政府鼓勵發展的行業,如半導體設計、大數據、新能源產業等。轉行的難度和價值:雖然轉行可能很困難,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這可能是最佳的選擇。轉行的關鍵是動機,而不是專業經驗。把握主動:面對失業的威脅,人們應該採取主動態度,而不是逃避。如果將自己視為一家公司,那麼跳槽和轉行就像是換客戶和產品轉型。為了避免衰落,企業必須在預感到有危機時進行產品升級或業務轉型。總的來說,這篇文章鼓勵讀者在面對失業的威脅時採取主動態度,提前做好職業規劃,並考慮轉行到有發展潛力的行業。(閱讀原文牆內財政/經濟
高校教授“轉行”跑外賣,記錄下最冷酷的社會真相邢斌 – 東夷書院 – 2023-09-03
在北京一條街道上,戴著口罩的送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送外賣(Getty Images)摘要:
中國的外賣行業中,美團、蜂鳥、閃送和順豐同城是主要參與者。美團市場佔有率最高,但對騎手的管理最為嚴格,分為三個等級。頂級的美團專送騎手每天工作長達 ¥12-14/時,月收入約 ¥6000-8000。相對,業餘的眾包騎手工作更為辛苦,收入更低。作者嘗試了一個月的外賣工作,每天騎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層樓,月收入約 ¥10-20/時。體驗中,作者感受到了社會對外賣員的偏見和冷漠,但也有溫暖的瞬間。外賣公司的運營模式是通過外包,使得騎手在出事故時得不到足夠的保障。與國外的外賣行業相比,中國的外賣騎手待遇明顯較低。這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內卷現象,讓人思考如何實現真正的人性化管理和公平待遇。(閱讀原文
免費訂閱?“點擊”加入!Copyright © 2023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