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 #138 危機四伏的習近平

對話中國智庫簡報訴說中國當下2023年9月1日 – 第138本期話題本刊所載內容不一定代表本簡報或本智庫觀點。         
         卷首評
秦剛事件的兩大疑點北戴河會議討論什麼?危機四伏的習近平無力回天          政策/政治(牆內輿論)ChatGPT崛起下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新特徵近期中美博弈邏輯:中方為何給基辛格崇高禮遇?          財政/經濟(牆內輿論)前首富王健林再次甩賣資產還債,萬達這次能度過危機嗎?中國經濟“非典型復甦”,為何必須保持高度警覺?恆大是中國當下債務危機的縮影 卷首評
秦剛事件的兩大疑點王丹 – RFA – 2023-08-01
2023年3月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新任中國外交部長秦剛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宣誓。(AP)讓外界猜測了很久的原中國外交部長秦剛的事情,現在終於有了半套結果。所謂半套,就是秦剛的外交部長職務被免除,換成前外交部長王毅回爐。

中共真的從來不讓人失望,永遠有精采的宮廷戲。話說這位秦剛先生,2022年10月進入中央委員會,12月底就任外交部長,升正部級,2023年3月升任國務委員,半年三級跳,直接到副國級,在中國政壇可謂炙手可熱,儼然就是一顆政治新星。然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新星變成彗星,秦剛人間蒸發,再次驗證了,在中共體制當官,也是高危險職業。說是半套結果,不僅是因為官方並沒有宣佈原因,更是因為這次秦剛事件發展至今,存在兩大疑點:

第一,令外界大惑不解的是,秦剛顯然出了問題,才免去外交部長的職務,但中共卻保留了他副國級的待遇,也就是國務委員的職務。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說,國務委員只能是全國人大罷免,人大常委會無權,這不對,201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罷免了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楊晶的職務。顯然,這樣的處理是給秦剛留了很大的面子。有人猜測,秦剛免職可能就是健康因素,畢竟國務委員不用到處跑,而外交部長一定要出訪。這聽起來有理,但問題是:如果是健康因素,有什麼不能說的?“因為健康因素,辭去外交部長職務”,這不是很光明正大的說法嗎?這麼合情合理的理由不說,應當就不是這個理由。那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個人認為,秦剛能保留著副國級,再次說明他與習近平的關係很近,顯然習近平還在試圖保護他。

第二個疑點,為何是王毅回鍋?本來外界盛傳的馬朝旭,外交資歷非常豐富,相對也年輕有為。為何不可以接任部長?王毅已經是外事辦主任,現在兼任外交部長,七十歲高齡還要雙肩挑,看來習近平找不到別人。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找不到?王毅回爐,不是一個很正常的決定,只能說明問題比呈現出來的表面情況更複雜。這或許是因為在外交系統,習近平能信任的就是王毅了,或許是因為習近平決定在外交路線上,還是要維護“戰狼外交”的風格。從這個角度上看,王毅的確是最安全的人選。習近平在試圖向外界表示,中國政治高層沒有出什麼大事,一切都平穩。

總體來講,秦剛事件發展到今天,證明先前外界傳言的的緋聞和健康,都不是導致秦剛出事的真正原因。我認為跟中共在中美關係上內部的路線鬥爭有關的可能性要大一些。畢竟,秦剛應當算是親美派,而王毅比較算是親俄派。現在中國在與美國和俄國之間的關係上確實處於兩難困境。

當然,中共黑箱作業,我們很難拿到確鑿的證據,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出如下判斷:第一,中共高層並不穩定,二十大之後習近平並未定於一尊,有人要搞秦剛,目標當然就是習近平。習近平一直強調“驚濤駭浪”,顯然是有根據的。第二,習近平的決策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游移不定,一個月之久才有半套的結果,而且結果是如此的不清不楚,這顯示習近平的決策力已經下降,開始呈現力不從心的感覺。秦剛保留國務委員是給習近平面子,但未來不排除國務委員也被免掉的可能。7個月後就開全國人大,屆時也許還會有新的變動。或許到那時,秦剛事件的效應才能夠進一步顯現出來。秦剛時間,顯然還在進行中,各種可能性都還依舊存在,這場中共內部的權力鬥爭應當說才剛剛開始。智庫觀點
北戴河會議討論什麼?危機四伏的習近平無力回天葉兵 – 美國之音 – 2023-08-11
2023年6月19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北京人大會堂舉行會談。(REUTERS)有跡象表明,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及其他常委本週依照慣例在北戴河休假,據信他們可能在此開會商討重要問題。觀察人士透過當前北京面臨的各種緊迫事項,推測他們在此期間可能討論哪些國政大計,其中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國際關係和內部社會問題多方面的潛在危機。有評論認為,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雖然一人獨大,但實際上已喪失了運用權力的能力,除了當前最緊迫的經濟危機,還面臨治理危機、對外關係上的生存危機等一系列危機。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和房地產市場不斷傳出節節下滑的消息,加上大批新畢業大學生加入失業大軍,使得本已緊繃的就業形勢和經濟形勢更加嚴峻。7月以來,外交部長秦剛神秘失蹤後遭免職,火箭軍突然換將,齊齊哈爾中學體育館樓頂坍塌,北京、河北、東北等地水患天災人禍,這些事件相繼成為中國社會和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然而外界看到的不是中共當局的妥善處置應對,而是高漲的民怨和近乎失態的官方反應。

在台灣的中國政治學者、民運人士王丹認為,習近平當局表面上看上去權力穩固,但實際上危機四伏,否則習近平就不會成天把驚濤駭浪掛在嘴邊上了。

王丹說:“這個政權要面對的危機最大的就是經濟問題。他經濟下滑無法提振的問題,尤其是表現在三個方面,房地產業無法振興,年輕人失業率高漲,地方政府的財政緊張。這三條對政權都是致命威脅。但目前我們看不出來當局有什麼更好的招數可以去化解危機。”

美國總統拜登8月9日正式簽署一項備受關注的行政命令,禁止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公司等對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以及某些人工智能系統等三個領域的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投資。次日,拜登把中國經濟形容為“嘀嗒作響的定時炸彈”,並稱“這幫壞傢伙們有了難題就做壞事。”兩個月前,這位美國總統在布林肯國務卿剛剛訪問中國後就直呼習近平為獨裁者。北京對拜登的這些做法和說法均表示強烈不滿。

王丹說:“其次就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無法修復。那麼美國對中國的技術管制嚴重地限制了中國高科技和軍事的發展,這種衝突建立在政治制度和價值觀的基礎上,也是不可調和的。”

王丹表示相信上述經濟、內政和外交問題在北戴河上應該都會討論到。他認為,對習近平來說,更擔心的還有內部權力鬥爭的問題。這位長期關注中國問題的政治學者提到了習近平破格提拔到副國級的秦剛在失蹤一個月後被免去外長職務的蹊蹺事件。

王丹說:“比如說秦剛事件,我猜在這次北戴河會議上,對秦剛事件的問題也應該會有一個結論出來。”

執政近74年的中共目前在國內外都面對很多挑戰,習近平的治國理政能力和權位是否如官方宣傳中所展示的那樣穩固,也成為國際媒體和許多中文自媒體時政評論節目關注的話題。

觀察人士指出,習近平任內爆發了武漢肺炎瘟疫大流行,這位領導人不惜一切代價,頑固堅持動態清零抗疫政策,當年輕的反抗者們掀起“白紙運動“後又倉促放開嚴控措施,被普遍認為導致了中國經濟瀕于崩潰和政府喪失公信力的嚴重後果。

8月8日,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的房地產業“模範生”碧桂園公司傳出美元債務違約的消息,有報導指這家房地產巨頭陷入債務危機。

海外社交平台X(前稱推特)的藍V用戶stupidwz發文指,“碧桂園違約,標誌著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自2021年底恆大暴雷以來,席捲中國的房地產違約浪潮終於走向世界了。”

在美國的獨立時評人、自媒體《王劍每日觀察》主持人王劍對美國之音表示,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北戴河會議需要面對的最緊迫議題,而火燒眉毛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房地產可能暴雷。

他說:“房地產的問題是當前所有問題當中產生後果最嚴重的,而且這個雷要是炸了,中國經濟就變成一片廢墟。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目前是過去幾十年來最少見的一個危機。因為實際上中國現有的能力,包括中共,包括習近平本人的一些政治願景,它都是需要經濟提供一些資源來實現的。如果經濟危機持續下去,實際上它直接威脅到中共的這些政治願景,包括習近平本人。所以我認為當前第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危機。”

王劍分析指出,中國在習近平執政近11年來的不停折騰下,錯失了發展良機,而當前的經濟危機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開創的大好局面結束了。

他說:“當前中國面對這個經濟危機,不是某一個週期性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領域的問題,它使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狀態,這個狀態就是我們之前講這屬於叫我們叫‘資產負債表衰退’,有點類似於80年代末,日本失去了20年或30年的那個情況。但是中國的情況更嚴重,更惡劣,條件更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實際上習近平面臨著一個過去幾十年甚至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對於中國來說是非常好的一個局面結束了。中國人開始打逆風球。逆風球是基于這種經濟局面的改變。”

王劍認為,習近平的種種決策失誤釀成了中共當局目前面臨的管治危機。

他說:“我覺得最重要的第二個危機就是管治危機。從中共的政權的角度來說,當前面臨的問題就是,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習近平獲得了第三個任期,他全面控盤。日本人把它叫成一人體制。這也就是說他不再有競爭對手。在這種局面下,出現了管治危機,這種管治危機,其實並不是權力本身的問題,而是中共失去了運用權力的能力。雖然他有全部的權力,所有的權力都有,但是這個能力沒有。能力沒有的原因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習近平個人的能力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能力控制這麼大的權力。對他來說,控制一個這麼大的權力,力有不逮。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中共的這個系統,實際上在過去十年習近平的管理下,它被系統地解構了。那麼這種系統解構的結果就是它沒有辦法(通過權力系統運用權力)”

許多觀察人士認為,習近平主政以來,政治上全面倒退,2018年3月修憲,暴露其打破國家領導人任期限制謀求長期執政的野心,其政治信用已經破產。他提倡主導的“戰狼外交”、“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等政策和項目多半淪為爛尾工程。十年下來,其好大喜功的執政風格在中文政論圈落下“志大才疏、德不配位”的差評,在網民中間被戲稱為(開倒車)“總加速師”。

王劍認為,習近平不僅堪稱“爛尾帝”,而且成了“光桿司令”。

他說:“習近平被稱為爛尾帝。什麼叫爛尾帝?其實做一件事情就壞掉一件事,每件事情都完蛋,每件事情都做完蛋,就沒辦法執行你的政策,當然沒辦法實現政治願景。這是沒人挑戰你。你自己把事情辦砸。自己把事情辦砸的原因是整個權力系統出了問題。我們所以在講,枝繁葉茂變成一人體制的結果,變成光桿司令。你要是自己能力再不強,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非常龐雜的事務,他控制不了。控制不了的結果就是,你沒辦法實現你的政治願景。你有資源,你有權力,你有人,甚至團隊都有,但是沒辦法把這些條件用在實現你的政治願景上。你政治願景實現不了,不能怪別人,就是你自己沒能力。這怪不了誰。”

在美國的時評人王劍在談到習近平推動的戰狼外交時指出,特別是俄烏戰爭開打以來,中國在國際上陷入四面楚歌到處碰壁的境地,面臨生存危機。

他說:“這種生存危機就是,你看一下當今中國,當今全世界,有多少個國家把中共,把中國當作戰略對手,排第一的戰略對手。我相信在當今世界,沒有一個人,一個國家,像中國現在這樣的處境。雖然中國是個大國,而且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大國,你可以講軍事大國……。說中國是個大國,沒有疑問,沒有人懷疑這一點。但是當你得罪了全世界的時候,你再大的大國也扛不住這麼多人針對你啊。這就是我一直在講,實際上中國面臨著生存危機。”

王劍進一步分析了國際社會近期常說的“脫鈎”和“去風險”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

他說:“脫鈎就是西方針對中國的這個特點採取的戰略,雖然現在改成‘去風險’,它本身沒有區別,把這個事情拉長,做的時候稍微溫和一點,不要產生激烈的衝突。改成‘去風險’,但這個都沒有區別,為什麼?你看中國經濟,我們經常講中國是個非常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原材料來自外部,原材料拿出來然後經過我們講世界工廠的製造加工,變成工業品出口到全世界。這就是以前描述叫兩頭在外,原材料在外,市場在外。”

被問到中共當局會不會在台海發起戰端以轉嫁國內危機沖淡民怨時,王劍表示,他認為習近平近期派兵武統台灣的可能性很低,因為有俄羅斯的普京在烏克蘭連吃敗仗導致軍心渙散的前車之鑒。

他進一步指出,在體量上台灣雖然與對岸沒有可比性,但一旦遭武力侵犯,美日不會袖手旁觀,而且島內軍隊一直得到美國提供先進武器和訓練,已數十年,軍力遠超一年前的烏軍。

王劍表示,北京這位領導人雖然不聰明,但在保權位方面並不傻,甚至很精明,應該不會輕易動用武力攻打台灣。

正當中共高層集中前往北戴河度假之際,天降暴雨。為確保北京和雄安新區平安,中共河北省負責人宣稱甘當“首都護城河”,該省涿州霸州等地被當局劃為泄洪區,無數當地百姓淪為災民,哀嚎呼救。

8月5日,新華社發表長文,題為“風雨同心 人民至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指揮北京防汛抗洪救災”。觀察人士注意到,該文只侷限在北京一地的救災行動,卻不提河北涿州、霸州以及東北牡丹江和尚志等泄洪災區的嚴重生命財產損失。網友用現場拍到的視頻揭露了官媒為掩飾當局救援遲緩而發表的一系列擺拍造假圖象。

在此之前,中國軍隊最精鋭的火箭軍的高級將領全部遭到整肅,習近平臨時任命並空降火箭軍的司令員和政委分別來自海軍和空軍。外界紛紛猜測軍方對於習近平並未達到讓他高枕無憂的“絶對忠誠”。

8月4日,流亡美國的中國民運人士魏京生在他的X社交賬號寫道:“這次水災,軍隊沒出動救災,領導沒出動慰問,反倒是聚集北戴河。說明軍心極端不穩,政情極端不穩。加上民心極端憤怒,馬屁極端露骨。都湊到一起了,末世景象。”

至於中共北戴河會議期間如何處置緊迫問題,中國大陸的一位學者書面回應美國之音提問時寫道:“目前是毫無章法,如同日本二戰期間的軍部政府,無人負責。”政策/政治(牆內輿論)
ChatGPT崛起下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新特徵黃日涵 姚浩龍 – 國際安全研究 – 2023-07-20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引發的擔憂包括侵犯隱私安全、內容可能帶有偏見,以及它可能會擴散詐騙和錯誤信息。(Reuters)摘要:
ChatGPT作為人工智能發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國的許多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將會可預期地改變國家安全態勢。在意識形態安全層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惡意運用使滲透方式更加多元,滲透效能更加顯著。在國際輿論層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規模使用將進一步使輿論場複雜化。在軍事安全層面,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戰場信息收集和戰場指揮,國家之間的認知戰對抗能力重要性日益提升。在社會穩定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衝擊勞動力市場,重塑人才發展模式。(閱讀原文政策/政治(牆內輿論)
近期中美博弈邏輯:中方為何給基辛格崇高禮遇?時殷弘 – 鳳凰網國際智庫 – 2023-07-25
十年來的中美交往史已反覆顯示,溝通本身經常地那麼少有意義。(Reuters)摘要:
自2022年4月下旬往後,美國對華政策的頭號優先是確保絶對防止和避免中美兩軍之間的軍事衝突。但中國一直擔憂這將使美國繼續升級對台灣的全面支持,並且導致台灣當局無大憂慮地更加謀求“台獨”。中國政府予以基辛格崇高禮遇,是為感謝約50年前他為雙邊關係走向正常化做的歷史性重大貢獻,也表明中國政府會重視過去、現在和將來所有致力於改善雙邊關係的美國人士。(閱讀原文財政/經濟(牆內輿論)
前首富王健林再次甩賣資產還債,萬達這次能度過危機嗎?謝九 – 三聯生活週刊 – 2023-07-29
而今,王健林和萬達又站在了命運的關口。(視覺中國)摘要:
今年7月份以來,萬達已經連續三次拋售資產,以應對即將到期的債務。萬達今天的危機,從深層次來看,當然離不開房地產行業下行、監管收緊以及宏觀經濟放緩等大環境,但如果僅從萬達自身的經營來看,萬達這幾年的各種挫折,導火索都是禍起當年從香港主動退市。但事實上,由於內地對於房地產股票上市融資政策越來越嚴格,萬達上市的進度遠遠低於預期。對於萬達而言,壓力不僅來自這些機構投資者,更緊迫的資金壓力還在於陸續到期的短期負債,最近萬達大規模甩賣資產,主要就是為了償還到期的短期債務,踩點還債避免違約。今年6月底,萬達第4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當年萬達最輝煌的時刻,香港資本市場就不認可萬達,在當前大環境下,萬達又該如何重新贏得香港投資者的青睞呢?(閱讀原文財政/經濟(牆內輿論)
中國經濟“非典型復甦”,為何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王慶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 – 2023-07-21
當中國突然取消封鎖和其他防疫措施時,許多投資者曾預計經濟將出現復甦,但事與願違。(New York Times)摘要:
一個基本判斷,從當前資產價格來看,資本市場對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非常悲觀。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這個預期差:第一,今年以來經濟復甦呈現出“非典型復甦”的特點,這從短期看提振了經濟參與者,但進入二季度以後現實和預期之間產生的巨大分化,進一步弱化了當前資本市場投資者對經濟的信心。第二,當前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未來增長前景有相當的擔心。總之,當前問題更多的還是宏觀週期性問題解決好的話,中國經濟還可以延續奇蹟,也就是實現快速經濟增長之後的“無危機轉型”。(閱讀原文財政/經濟(牆內輿論)
恆大是中國當下債務危機的縮影關不羽 – 關胖本胖 – 2023-07-19
恆大在北京的一個開發項目中的未完工建築。(Bloomberg News)摘要:
財報顯示,截止2022年年底,恆大的負債總額2.4萬億元。然而,2022年大陸31省市中三分之一的GDP不到2.4萬億。如果恆大倒了,整個土地市場乃至土地金融將會是怎樣的血雨腥風?以土地作為質押物的地方債難逃一劫,三四綫以下的存量按揭都會搖搖欲墜。中國房地產企業本質上都是土地金融的中間層。房企賣的不是房子,而是債務包——把地方土地財政的債務包,分拆轉化為房產按揭的居民債務。恆大的危機,是中國當下債務危機的縮影。結構性危機的病,不能靠流動性危機的方子來治。總之,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大而不能倒”的,許家印的背影,是一個時代落幕的最後風景。(閱讀原文
免費訂閱?“點擊”加入!Copyright © 2023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