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 #133:饑荒前兆?中共加緊應對糧食危機!

對話中國智庫簡報訴說中國當下2023年6月15日 – 第133本期話題本刊所載內容不一定代表本簡報或本智庫觀點。         
         卷首評
退林還耕背後的糧食危機
          智庫觀點如果共產黨掌握了史上最智能的機器,世界將變成什麼樣?
          政策(牆內輿論)砍樹退林、池塘填平……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糊弄”了事“誰接誰的班”? 當代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官員代際更替的深層邏輯
          政治(牆內輿論)關於當前國際關係的幾點思考
          財經(牆內輿論)中國的寺廟經濟“火得莫名其妙”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不想/不敢生孩子? 卷首評
退林還耕背後的糧食危機王丹 – RFA評論 – 2023-05-13
中國積極推動「退林還耕」,成都市近日傳出耗資人民幣341億元人民幣打造的100公里環城綠道。(中新社)近日,中國政府啟動部署2023年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穩糧保供”專項行動,即在各地推行“退林還耕”。曾經在“退耕還林”政策指導下栽種的大批樹木,一夜之間被清除,原來的林地又變成了耕地。比如,成都將耗資數百億元建成的環城綠化帶剷平,計劃三年內將同一片區域打造成十萬畝農田。另外,各地紛紛派出大量“農管”,在地方官員和警察的協助下,走到田間地頭,要求農民停止種植經濟作物,將耕地改種糧食。從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來看,各地的農管經常不顧農民意願,將農民種植的非糧食類作物強行剷平。例如,4月23日,廣西南寧,警察和農管隊共剷除六千餘畝煙葉。此外,各地還有很多竹子、果樹、花卉等農地被剷平,使農民蒙受大量損失。

此次行動,源自年初中央發佈的檔案。今年2月13日,中央發佈一號檔案,強調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有觀察人士認為,近幾年爆發的疫情和俄烏戰爭,劇烈衝擊全球糧食供應鏈,在這種背景下,糧食安全再次成為了決策層關注的重要議題。並且近年來中國和國際社會的關係不斷惡化,大範圍實行“退林還耕”,可能也是為將來潛在的糧荒做準備。

但是,這種運動式的做法真的有用嗎?我深表懷疑。我認為,中國的糧食危機恐怕比外界想像的嚴重,中國出現新的饑荒是完全有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擴大種植面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糧食問題,重點是分配資源的機制,這不是農業問題,是政治問題。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對饑荒的研究,近代社會發生饑荒並不僅僅是因為食品短缺,更重要的原因是食品分配機制的不公,即人們的正當權利沒有獲得制度性的保障。儘管有很多饑荒確實發生在糧食產量下降之後,但有些饑荒卻發生在糧食產量的高峰時期,比如1974年的孟加拉饑荒。1974年孟加拉糧食產量比上一年增長13%,人均糧食產量增長5.3%。但當地農民因為之前發生的洪水災害,無法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獲得就業機會,從而通過交易獲得糧食的機會也大大降低。看來,真正的問題並非糧食供應量是否充足,而在於人們獲得食物的渠道是否暢通。當人們免于饑餓的權利得不到保障時,糧食再豐收也無濟於事。森進一步得出結論:在現代歷史上,有獨立反對黨和媒體自由的民主社會從來沒有發生過饑荒,而發生饑荒的地方,沒有一次是因為糧食不足。

中國存在饑荒風險的原因之二是,行政干預生產一定沒有好結果。美國政治學家詹姆斯·斯科特在他的名作《國家的視角》中,用德國、蘇聯、巴西、坦桑尼亞等國的失敗案例雄辯地說明,國家自上而下的計劃項目,只會帶來災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1933年的烏克蘭大饑荒和1959-61年發生在中國的三年大饑荒,兩場饑荒爆發的原因都是共產黨當局用行政手段干預正常的農業生產,且在饑荒爆發後繼續用強力阻止農民自救(強制徵糧,阻止農民逃荒等)。從退林還耕的簡單思維可以看到,習近平解決經濟問題的思路還是用群眾運動的方式。而毛時代的各種災難,就是罔顧經濟規律和基本人性,行政胡亂干預的結果,這種陳舊思維將大大限制中共面對危機的選項。智庫觀點
如果共產黨掌握了史上最智能的機器,世界將變成什麼樣?編輯部 – 對話中國簡報 – 2023-06-15
在政治指令與私有市場的結合下,全世界最恐怖的極權政治與歷史上最有效的科技創新機制正進行有機共生。圖為2018年年4月3日,中國警察在河南省洛陽市展示其智能眼鏡。(路透社)隨著ChatGPT的發佈,一個新概念逐漸走入政治生活:通用型人工智能(AGI)。常見的AI只能在特定領域中作業,比如會打遊戲的AI無法做人臉識別。AGI則是AI中的佼佼者,它具有跨領域的智力,甚至能夠比人類更好地解決任何智能任務,比如包括設計生產資料。AGI的功能一旦全面實現,將可能徹底淘汰人類的智力,改變世界的底層邏輯,將人類文明帶到一個全新的臨界點。正因如此,在科技哲學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第一台超級智能機器是人類需要做出的最後一項發明。”(The first ultraintelligent machine is the last invention that man need ever make.)

如何讓機器程序對齊人類價值是技術界的普遍難題,以至於國際人工智能界已經在呼籲暫停前沿技術開發。中國共產黨也已經意識到AGI的問題,並著手確保AGI為政治服務。在今年四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講到“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營造創新生態,重視防範風險。”這是習本人第一次公開提到AGI的問題。對於中共來說,AGI構成巨大的挑戰。目前最接近AGI的應用程序ChatGPT正在互聯網上傳授反共策略,哪怕是“文心一言”這個國產的ChatGPT也會將台灣稱為“國家”。強大的AGI程序一旦失控就會有可能顛覆政權。

共產黨一貫對言論問題極為緊張,對AGI的政治管控更是言論先行。近日,甘肅省平涼市一名男子就因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和傳播信息而被捕。網信辦在今年四月份發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要求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得含有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任何類似ChatGPT的應用都要由服務提供者在網信辦備案審批、進行“安全評估”,開發者需要對內容進行“標識”,用戶則可以主動向官方舉報“不符合本辦法要求”的內容。《管理辦法》甚至涵蓋了訓練算法所使用的資料庫,可謂是“武裝到牙齒”、從源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政治審查。

中國的監管部門對AGI的態度曖昧。它一方面擔憂AGI 顛覆政權,一方面覬覦AGI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重要性,生怕錯失AGI這一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科技手段。共產黨似乎在訓練一隻桀驁不馴的猛獸,蘿蔔和大棒雙管齊下地渴望它為政權服務,又擔心它誤傷自己。而中共似乎找到了一種在鼓勵前沿科技發展的同時管控風險的治理模式。它一方面允許市場和學術的力量進行探索,通過自由市場的方式鼓勵創新。但它同時為市場捆綁,要求企業家和學者們為它的政治目的服務,不可跨越雷池半步。這不是個容易的工作,但極為誘人。任何可以實現它的目標的人都將在價值2萬億美元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畢竟,為實現嚴苛的政治政令而承諾巨額的商業回報是共產黨的慣用伎倆。

對一個和中共政治對齊的AGI來說,從個人監控到言論審查,它都可以協助實施,甚至並比人工做的更為出色。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共產黨體制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端倪。共產黨在中國大陸構建了一個監控國家,而強大的AI算法則會讓普通人更加難逃其天羅地網。言論審查也將隨著技術提升而來到新的高度。據悉,清華大學已經有團隊在通過人類反饋強化學習(HFRL)的手段大幅增強互聯網言論審查的效率。而一個“堅持黨的領導“的通用型人工智能程序不僅可以有效刪帖,還可以遠超常人地製造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和錯誤信息(misinformation),尋找最佳投放渠道進行全社會的宣傳洗腦。已經極為狹窄的自由空間將在新興科技的作用下進一步收緊,內部反抗力量將更加難以生存。

共產黨在國內的統治伎倆不僅實現國內目的,還可以幫助其實現國際野心。中國發佈了試圖構建全球軍用AI共識,並且有團隊在研究如何在軍事領域使用人工智能,可謂司馬昭之心眾人皆知。中共在近年干預海外選舉,從加拿大澳大利亞這樣的傳統西方民主國家,到台灣非洲等新生民主社會及其制度,都正在遭遇嚴酷的挑戰。並且,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中國和沙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威權國家合作的明確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中國開發的一系列科技,都將發展一批全球的獨裁者客戶,鞏固對其大眾的系統性奴役和壓迫。

在政治指令與私有市場的結合下,全世界最恐怖的極權政治與歷史上最有效的科技創新機制正進行有機共生。如果再配上AGI,共產黨對中國和全球的自由民主將構成史無前例的威脅。全球社會應該對此高度警覺,在密切關注的同時也應提前採取行動限制共產黨開發AGI的努力。美國、歐洲和日本近期對於高端晶片的限製出口將會打擊共產黨的人工智能硬件能力,但仍有許多監管漏洞需要填補,避免共產黨發動它的全球滲透能力尋找漏洞,所以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對於人才、算法、算力的保護。綜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說是自由世界給威權政府的絶佳餽贈。因此,現在是時候在AI尤其是AGI領域對中共嚴加防範,從而避免將其喂成一隻完全脫離控制的野獸。政策(牆內輿論)
砍樹退林、池塘填平……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糊弄”了事賀海波 – 底線思維 – 2023-05-11
技術,服務於人,更要服務於人民。(蓋帝圖像)摘要:
近期,網絡熱議中部某省會城市計劃將環綫100公里長的繞城生態公園進行復耕復墾,打造成10萬畝良田。網民算了筆成本收益賬:建成公園花了341億,10萬畝水稻一年能賺7700萬,要442.8年才能收回公園成本。經濟賬一算,讓人很生氣:怎麼會做如此虧本買賣,做如此“反智”的事情?首先是違背了自然條件的常識。其次,違背了經濟學的常識。最後,違背了農民的生活常識。技術,服務於人,更要服務於人民。人民的利益,應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最終目的,這點自始至終都不應被淡忘。(閱讀原文政策(牆內輿論)
“誰接誰的班”? 當代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官員代際更替的深層邏輯林蓉蓉 – 理論與改革 – 2023-05-10
2022年10月19日,一名工作人員在北京一家酒店的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走過宣傳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標語。(路透社)摘要:
近年來,越來越多“85後”“90後”年輕幹部走上地方黨政部門的重要崗位,一些知名高校的碩博士畢業生直接到地方任職的現象也層出不窮。本文討論了三個問題:第一,革命型精英如何退出政壇?第二,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幹部四化”甄選標準?第三,幹部來源問題如何解決?儘管“幹部四化”並未明確界定幹部的專業教育背景或專業工作經歷,也沒有明顯向專業技術人才傾斜,但最終入選者卻是以專業技術人才為主,原因與新中國成立後高校理工科院校學生比例高息息相關。作者認為,雖然幹部來源問題具有階段性和特殊性,幹部甄選標準也隨形勢和任務變化而有所不同,但德與才、“幹部四化”的基本內核是穩定不變的。(閱讀原文政治(牆內輿論)
關於當前國際關係的幾點思考龍永圖 –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 2023-05-09
龍永圖,CCG主席,原外經貿部副部長,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ccg.org.cn)摘要:
本文從當前國際形勢的基本特徵、全球化的問題以及中美關係這三個角度出發,分享了作者對當前國際關係的思考。降低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要從落實元首外交的成果開始。中國要堅持對外開放和以市場和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這種全球化定能戰勝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全球化。對於中美關係,作者認為兩國關係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緊密關係,樂觀看待對中美關係改善的基礎和前景。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是讓中國經濟繼續發展、社會繼續穩定;第二是堅持開放。(閱讀原文財經(牆內輿論)
中國的寺廟經濟“火得莫名其妙”賈夢雅 – 南方週末 – 2023-05-12
北京雍和宮,一位年輕女孩在祈福。(視覺中國)摘要:
在諾那塔院位於江西九江廬山,負責人認為:寺廟需要自養自足,無論是寺廟的修建維護、研修活動,還是水電費等日常開銷,都需要自行出資,寺廟需要資金,自然會有一些自養的活動,“只要不違背佛法教義,都是合理的”。寺廟旅遊熱下,文創產品和法物也供不應求。浙江杭州靈隱寺的十八子手串、北京雍和宮的香灰琉璃手串、財神廟的母錢等法物成為在年輕人中流行的爆款單品。在廣東廣州的大佛寺,也有禪修營。為了緩解焦慮,很多年輕人練習冥想,後來在網上看到大佛寺在招義工和禪修營學員,就報名參加了。據反映,寺裡的師父和師兄們都很親切,讓年輕人感覺像是有了退路,哪怕沒有工作,哪怕要去流浪。 (閱讀原文財經(牆內輿論)
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不想/不敢生孩子?劉培文 – 西安財經大學學報 – 2023-05-15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一直依靠其龐大而低廉的人口紅利,推動經濟增長。(法新社)摘要:
隨著發達國家最近幾十年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近十年來,中國也沒有躲過人口老齡化的衝擊。全國31個省份中,有30個省份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超過7%。短期來看,年輕人為了儲蓄買房而推遲生育,造成了一段時間內的生育率下降;長期來看,年輕人在購買房屋之後背負的高額房貸導致生育成本升高,年輕人的生育意願較低,生育率下降。作者建議:一,國家應該繼續加強對商品房價格的控制與調控;二,制定相關的法律與政策針對租房市場進行重新規劃與建設。三,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四,是廣泛開展人才落戶的優惠政策;五,是遏制投資性買房。(閱讀原文
免費訂閱?“點擊”加入!Copyright © 2023 Dialogue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