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中國模式」根本不存在

政治
2018年4月17日
張靜
微信公眾號《正義女神》

導讀:
中共及其御用文人一直鼓吹的 「 中國模式 」 ,究竟是什麼樣的實踐? 是能與西方幾百年工業文明和科技文明甚至政治文明相媲美的替代方案? 還是僅僅只是粉飾太平自我標榜的遮羞布? 來自北京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將為剖析其中的背景與邏輯。

摘要: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社會政治狀況確有發展,但一個東西如果可以稱之為「模式」,至少應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標準:一、模式應有一種制度化的穩定性;二、模式應跟其它模式不同,具備獨特性或稱差異性;三、 模式一旦確立後能夠被他人所模仿,學術的語言叫做有擴散性;四、模式應不僅自己承認,還被他人認可。 而在中國,中國治理體制的特點或許可以叫做「反應性理政」,它和高度制度化的國家–確保一套統一完整的目標和規則得到執行–很不同。 反應性理政的特點是,執政模式不固定,根據社會變遷做出反應,在穩固執政權的考量下,不斷適應社會的需要調整自身。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很多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結束了他們的政治生命,但中國的執政黨生存了下來。(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