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戾氣為何越來越重?

分類: 社會

日期 2018年1月21日

媒體 微信公眾號《文化縱橫》

導讀:

近年來,社會戾氣漫溢現象引起公眾關注,一些人不禁發問:中國人為什麼越來越容易生氣? 顧駿先生指出,戾氣漫溢的原因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的失衡。 「暴戾資本化」之後,越是手段暴戾,越是要價高昂,越是利潤豐厚,而一旦戾氣獲得市場對價,就有了自己的「造血機制」,必定愈演愈烈。

摘要:

近年來,「暴戾」或「戾氣」這個國人原本生疏的字眼越來越多地佔據了媒體的重要位置。 戾氣漫溢之下,不能說人人自危,至少令人心生疑惑:這股戾氣從何而來? 如果說戾氣漫溢的原因在於社會與個人關係的失衡,那麼其失衡的深層次、結構性的原因又是什麼? 首先,改革是一個「除舊立新」的過程,必定要求破除原有的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 原有的制度性設置被廢除或無疾而終,新的制度架構及其運作機制或遲遲建不起來,或因不完善建成之後難以運作,如此等等,是當下種種社會問題的共同原因。 與此同時,因為公共秩序的失范影響了經濟發展,所以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強調「穩定壓倒一切」,試圖以強力規範秩序。 最後,作為「隱形的公權力」,傳統的話語體系或意識形態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失去了效力和功能,甚至時常處於失語狀態,無法對巨變後的社會秩序和利益格局及時加以合法化,從而導致在市場競爭中失利的個人心生不滿,並洩憤于他人或社會。 當務之急是儘快將經濟發展的目標由發展本身轉為服務于民生改善,將政府職責從只關注經濟發展的效率改為致力於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的平衡,讓全體國民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