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村主義——從改造、剝奪到「鄉村立場」

分類: 政策

日期 2018年2 月 18 日

媒體 微信公眾號《文化縱橫》

導讀:

中共中央在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的戰略, 2017年末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央又將這一戰略細化為三個階段。 由此反映出,對現在和未來的中國而言,鄉村發展將比以往具備更顯著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影響,農民正在成為稀缺的政治社會資源,正在變成各種政治力量競爭的物件,正在成為社會政治生活中能動性的政治力量之一。  

摘要:

鄉村主義是以鄉村為中心的一套意識形態和相應的社會實踐體系,其宣揚鄉村的社會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與普遍崇尚城市主義和工業主義的意識形態相對應。 古代的樸素鄉村主義的意識形態和實踐,植根于農耕文化和相應的社會秩序,其核心是重農的經濟基礎與中國村社傳統中的患難相恤、鄰里互助的思想,這也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規範。 近代以來,民國的鄉村建設從民間走到民間與官方的結合以,再到官方的控制,顯示了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民間與國家關係的建構過程。 今天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格局賦予了鄉村不同方面的重要含義,使得鄉村成為一個巨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正資產,這是國家主義的新鄉村主義的邏輯。(閱讀全文

  • Share

Comments are closed.

Dialogue China

Dialogue China